导语:一位北方的语文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。有一次上课,有个男生举手说朱自清的散文《春》不真实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图片来自网络这位老师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,就问,你觉得哪儿不真实?学生说:“我从小生活在北方,我们北方的初春天气风大,风寒,有时还刮沙尘暴,不
导语:一位北方的语文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。有一次上课,有个男生举手说朱自清的散文《春》不真实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图片来自网络
这位老师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,就问,你觉得哪儿不真实?学生说:“我从小生活在北方,我们北方的初春天气风大,风寒,有时还刮沙尘暴,不是轻悄悄的。”
有个女生举手,站起来对那个男生说,你说的不对,朱自清的散文《春》写得很真实,也很生动。
那个男生反问,你是怎么知道朱自清写的《春》就是真实的?你也是北方人,北方的春天“风”真的是“轻悄悄的”吗?
那个女生回答说,我们北方的初春的风不轻也不悄悄,刮起来声大,会让人冷得打哆嗦。可是,你要知道,朱自清的《春》写的是北方的春天吗?
课堂上学生讨论了一番。讨论结果是,除了那个提出问题的男生,其他同学都认为朱自清的散文《春》写的就是南方的春天,而不是北方的春天,内容是真实的。
有个学生发现了课文注释中的介绍,读了出来:朱自清,字佩弦,江苏扬州人,散文家、诗人、学者。学生说,写的是南方的春天。
语文老师觉得可以顺着这个学生的思路组织学生讨论。老师说,还有谁觉得课文里哪里写的“不真实”,都说出来,我们一起讨论。
有学生举手说,感觉第三段中的第二句不真实。第二句是“坐着,躺着,打两个滚,踢几回球,捉几回迷藏”。
老师问,你觉得这个句子哪里不真实,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听。
提出问题的学生说,是成年人,他在刚刚钻出来的小草草地上,又是坐又是躺,还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,这不可能,这样会破坏绿草地。
讨论结果是,“坐着,躺着,……”写的不是的动作和行为,而是集中写了孩子们在春天到来时的活动。
坐、躺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,表现春天带给孩子们的喜悦、快乐、活力,深化了开头“盼望”春天来临的美好,同时从侧面表现了江南春草的生机勃勃。
接下来,老师继续领着孩子们赏析朱自清笔下江南之春的美好画卷,品味比喻句、拟人句、排比句等所表现出来的江南之春的活力,感受草美、花美、风美、雨美和人美,理解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,感受的阳光心态。
初一学生还未成年,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与理解,会受到知识、经验和见识不足的局限,他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让老师想不到。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及时搁置预设的做法值得肯定。
结束语:老师的教因学生的学习需要和问题而存在,不必让某种教学模式限制。我觉得这堂课上老师处理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很好,即毫不犹豫地把学习点转换到学生的角度,改变课堂预设,顺着学生提出的问题,完成课堂教学。如果老师能推荐学生读《北平的春天》(周作人),那就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