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甘肃的十大名将(这10位将军各个武功显赫)
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地区,地处黄河中上游,境内的河西走廊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战略通道,同时甘肃还是古代中国的边防重地,自古以来就是征伐不断之地,这也磨练了一批举世无双的名将,现在就古代甘肃的十大名将进行一一详解。排名不分先后,按照朝代进行排序。
飞将军北平太守李广:李广,陇西成纪人,在今甘肃省静宁县,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,唐德宗时李广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,宋徽宗时李广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。
李广英勇善战,历经汉景帝、武帝,立下赫赫战功。汉文帝时开始从军击匈奴,汉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,匈奴畏服,称之为飞将军,数年不敢来犯。公元前119年,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,李广任前将军,因迷失道路,未能参战,回朝后自杀。
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:赵充国,陇西上邽人,在今甘肃天水,后移居金城令居,在今甘肃兰州永登,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,汉宣帝时赵充国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,唐德宗时赵充国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,宋徽宗时李广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。
赵充国为人有勇略,研习兵法,通晓四夷事务。汉武帝时,赵充国以假司马的身份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,被匈奴大军重重包围,后率百壮士突围,被拜为中郎。汉昭帝时,武都郡的氏族人反叛,赵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的身份带兵平定此次叛乱,升任中郎将。后带兵攻打匈奴,俘获西祁王,因功升任后将军。汉昭帝死后,与霍光等拥立汉宣帝,封营平侯。赵充国晚年,以七十三岁高龄主动领兵出征,计定羌人叛乱,凯旋回京。
度辽将军武威太守张奂:张奂,敦煌郡渊泉县人,在今甘肃安西县东,是中国东汉时期的名将,东汉时为凉州三明之一,他在东汉的对外战争中功勋卓着,多次以恩信安抚、招降外族,使得北方宁静一时。
汉桓帝时,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,面对匈奴大军叛乱,率领仅有的二百余人,毅然进军屯兵长城,一面收集兵士;一面派人招降东羌,并不断取得对叛军的胜利,匈奴且渠伯德十分惶恐,便率众向张奂投降。后调任使匈奴中郎将,进驻南单于庭美稷,面对南匈奴休屠各部率领的叛军,他先诱降了乌桓,再突袭南匈奴,诛杀了休屠各部首领,余众皆降。后又率南匈奴单于袭破了攻掠汉边的鲜卑,使东汉王朝的北部沿边地区暂时得到安宁。后调任九卿之一的大司农,听到张奂的调离消息,鲜卑、南匈奴、乌桓趁机数道入塞,攻掠沿边九郡。朝廷不得已仍调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,监督幽、并、凉三州及度辽、乌桓二营。南匈奴和乌桓听到张奂率兵到前线时,便率众二十万口投降。其后又大破东羌与先零羌,三辅地区也获得了和平与安定。
太尉新丰侯段颎:段颎,武威姑臧人,在今甘肃省武威市,是中国东汉时期的名将,东汉时为凉州三明之一,唐德宗时段颎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,宋徽宗时段颎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。
段颎行军以仁爱为本,士卒有疾病,总是亲自慰问、裹伤,与将士同甘共苦,所以军士都愿为他死战。其戍边征战十余年,平定公孙举叛乱,与羌人作战先后达一百八十次,斩杀近四万人,最终平定西羌,并击灭东羌,威震西土。
大将军平襄侯姜维:姜维,天水郡冀县人,在今甘肃省甘谷县,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。诸葛亮北伐中原时,姜维受到猜忌,不得已投降蜀汉,得到蜀相诸葛亮重用。在诸葛亮去世后,姜维开始崭露头角,并继续诸葛亮的北伐事业。
姜维在洮西大破王经,与曹魏名将邓艾、陈泰、郭淮等大战中,互有胜负。后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的进攻。蜀主刘禅投降钟会后,姜维拉拢钟会,准备起兵造反,后事情败露被杀。
司空河间郡王李孝恭:李孝恭,陇西成纪人,在今甘肃省秦安县,是唐朝时期的名将,唐玄宗时李孝恭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,唐德宗时李孝恭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,宋徽宗时李孝恭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。
李孝恭是西魏、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,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,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。武德元年,负责经略巴蜀,攻占三十余州,俘获朱粲。后攻打南方军阀萧铣,立下战功,封赵郡王。成功招抚岭南诸州,镇压辅公祏叛乱,平定江南地区,拜扬州都督、宗正卿、凉州都督、晋州刺史。贞观初年,任礼部尚书、河间郡王,爱好游宴,以歌舞美人自娱,防止皇帝猜忌。死后陪葬献陵,配享唐高祖庙庭。
太师西平郡王李晟:李晟,洮州临潭人,在今甘肃临潭县,是唐朝中期的名将,宋徽宗时李晟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。
李晟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之子,出身军伍世家,勇武绝伦,善于骑射,曾一箭射杀吐蕃勐将,名扬军中,号称万人敌。李晟镇守西陲,屡立战功,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,册封合川郡王。后入为右神策军都将,宿卫长安。唐德宗时,率军平定河朔三镇叛乱。泾原兵变之后,亲往奉天勤王,为诸道兵马副元帅。后收复长安,成功平定朱泚之乱,领行营副元帅,册封西平郡王,驻守泾州,防御吐蕃进攻。去世时,唐德宗亲自到其府第吊唁,并追封他为太师,赠谥号忠武。
太尉凉国公李愬:李愬,洮州临潭人,在今甘肃省临潭县,是唐朝中期的名将,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。
李愬有谋略,善骑射。元和十二年出任唐邓节度使,参与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叛乱,雪夜袭蔡州,生擒吴元济,平定淮西之乱。后任武宁节度使,进击叛军平卢节度使李师道,李愬与叛军连战十一次,俘获叛军将领五十名,俘杀叛军上万名,并攻克平卢重镇金乡。后又攻陷鱼台县,败平卢兵于沂州,攻陷丞县,平卢都知兵马使刘悟叛降,并擒斩李师道,叛乱平息。
少师四川宣抚使吴玠:吴玠,德顺军陇干县人,在今甘肃省静宁县,是南宋时期的名将。吴玠与敌对垒近十年,尽其毕生精力,率领秦陇、泾原、阶、成诸州和家乡德顺军子弟兵,长期扼守秦凤要塞,牵制金人对东南的压力,使金人始终不敢窥视蜀地。
吴玠少年时性格沉毅、崇尚气节,善于骑射。北宋末年,尚未满二十岁的吴玠以良家子身份在泾原路入伍,率军与西夏鏖战,因其英勇晋升为进义副尉、权任队将。后参与镇压方腊起义,擒其酋长一人,再破河北贼,累功至权任泾原第十一正将。靖康元年,西夏进攻怀德军,吴玠率百余骑兵追击,斩首一百四十六级,以功补授泾原路第二副将。凭借这几次战役,吴玠在军中初露锋芒。建炎二年,金兵西路军出大庆关,进犯陕西,直趋泾原路。吴玠率前军迎击,大败金兵于青溪岭,追击三十里,后又奉命东进,收复华州。富平之战失利后,吴玠扼守和尚原、饶凤关、仙人关等地,屡败金军,据险保全蜀地。吴玠由于长期鞍马之劳,在仙人关病逝,年仅四十七岁。
太傅新安郡王吴璘:吴璘,德顺军陇干县人,在今甘肃省静宁县,是南宋时期的名将,四川宣抚使吴玠之弟。吴璘与兄长吴玠相继保卫川蜀,长达三十余年,为一时干城,其威名仅次于吴玠。
吴璘在北宋末年随兄长吴玠抵御西夏,屡立战功。南宋初年,吴璘与兄长配合,于箭箐关战役击退金将没立和乌鲁、折合军,又在和尚原、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,为保卫秦陇、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吴玠死后,吴璘与郭浩、杨政等三大将协力抗金,保卫四川,成为南宋川陕防线三帅府之一。绍兴十年,金国背盟南侵,吴璘力主坚守,与西线金军主将完颜撒离喝大战于凤翔、扶风,又破金将鹘眼郎君三千骑兵,趁胜攻占扶风,大败完颜撒离喝于凤翔城西百通坊,隔在陕北的右护军得以撤回川陕边境。次年,在秦州以北的剡家湾之战中大败金军胡盏等部,收复秦州及陕西各州郡,声振关中。绍兴三十一年,金废帝完颜亮背弃盟约,率大军入侵南宋,吴璘带病驰赴前线,指挥作战,他以攻为守,分路出击,主动发起攻势,亲征攻克德顺军,接连收复秦凤、熙河、永兴三路。后宋庭签订隆兴和议后,被迫撤回。
除了以上罗列的古代甘肃十大名将,还有一批名将也是武功显赫,但是未能进入前十。如李广长孙李陵、唐宗室名将李道宗、唐神武军的创建者李祎、北魏名将仇池人杨大眼、唐朝蕃将契苾何力、南宋初年名将张俊、南宋初年名将刘锜、南宋名将王德、南宋名将曹友闻、清朝名将王进宝等。